春日的怀川大地,处处生机勃勃。在焦煤公司的部分厂房屋顶与空闲地块上,光伏板整齐排列,阳光穿过云朵照射在上面,源源不断地输出绿色电力。这一幅美丽的画面,正是焦煤绿色发展的生动写照。
焦煤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皮大峰在河南能源电力及新能源产业发展现场推进会上坚定表示:“坚持创新引领,构建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是焦煤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这也彰显了焦煤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决心和方向。
近年来,焦煤公司紧紧围绕“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增量配电网及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的政策部署,依托焦作矿区电网,通过谋划新能源就近接入、升级电网构架、深挖需求响应、科学配置储能等路径,不断加大新能源项目的开发力度,努力推动焦煤电网高质量发展。
顶层设计:从“理论”到“实践”
焦煤公司充分发挥自身产业优势,科学制订焦作矿区电网源网荷储一体化总体规划,积极推进新能源接入焦煤矿区电网承载力评估与提升、新型电力系统智能调度平台等关键技术研究,为电网稳定运行、系统安全和智能化建设提供智慧化解决方案。
“我们通过‘揭榜挂帅’方式,与电力规化总院、南瑞继保联合开展项目研发,增强电力及新能源产业内生动力。”焦煤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充分开发厂房屋顶、空闲土地等可利用空间,不断提升新能源装机规模,打造具有示范效应的绿色项目。
“在明确工作方案后,通过实施多场景开发、多样化策略、专业化管理、示范化引领等举措,稳步提升新能源装机规模。”焦煤公司非煤产业部负责人向记者介绍道。截至目前,焦煤电网清洁能源装机总规模达69.4MW。
与此同时,积极推进氢能产业链的建设,依托开元化工副产氢气资源,全面谋划从氢气生产、储存、运输到应用的全产业链布局,不断提升绿色能源供应能力。
升级改造:从“跟跑”到“领跑”
近年来,焦煤公司积极向光伏、储能等新能源产业延伸,实施了救护大队、小马公司、鑫珠春公司、神华重机等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实现了从“空白”到“建设”,从“跟跑”到“领跑”的新突破,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我们计划通过网架结构升级、智能电网建设、基础设施优化等路径,努力构建具备事故主动防御、快速智能分析决策、动态自我恢复的坚强智能电网。”供电处相关负责人说道。
随着电力需求日益多样化,焦煤公司加速实施电网智能化建设,借助5G、AI等先进技术,搭建完成了输电线路智能监测和电网智慧化管控平台,电网智能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为绿色能源的大规模接入提供了坚强保障。努力推进电网架构升级,220千伏变电站已通过省发改委核准。
优化平衡:从“单一”到“多元”
来到神华重机厂区,记者看到,光伏发电板整齐排列在约8.06万平方米厂房屋顶上。该公司充分利用闲置的屋顶,建设了容量8.37MW光伏发电项目……这样的项目在焦煤已经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也是企业探索实施焦作矿区源网荷储一体化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为了应对新能源电力接入带来的挑战,最大程度实现电网源荷平衡,焦煤公司通过精细化负荷预测,深入挖掘负荷侧资源调节潜力,建立需求响应机制,引导用户优化负荷响应模式,力争实现电网供需平衡。
“通过建立负荷预测机制,合理安排电力生产和供应,减少了电网负荷压力,保证了电力供需平衡。”供电处负责人介绍道。
与此同时,充电桩项目的布局和新能源重卡的建设,进一步促进了绿色电力的消纳,增强了电力系统的调节能力和灵活性。截至目前,焦煤在所辖各单位累计建成新能源汽车充电桩184台,促进了绿色电力的消纳。此外,还将谋划建设“光储充”一体化智慧场站,以满足沿途运输重卡和旅游车的充电需求。
科学储能:从“传统”到“灵活”
随着新能源的逐步接入,储能技术作为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关键环节,已成为焦煤电网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不断开展储能关键技术研究和论证,确保储能项目建设与焦煤电网发展深度融合,并通过科学调度管理,发挥储能系统在电网灵活性调节、保障突发情况下供电安全等作用,推动电网源网荷储一体化协同发展。”焦煤公司非煤产业部主要负责人介绍道。
近年来,伴随着新型储能的新技术不断突破,应用场景不断拓宽,通过对多种新型储能技术进行全面考察与论证,重点关注锂电储能温控系统、自动投切等先进技术的应用,结合电网负荷和电价政策,全面分析不同储能技术路线优劣势,确定了储能项目的实施方案,以实现对新能源波动的有效平抑,提升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据悉,赵固一矿5MW/10MWh应急保安电源储能项目已启动建设,电网侧集中式储能项目正在开展考察论证。
向新而变,向绿而行。焦煤公司坚持向绿色发展转型,通过不断创新、升级和优化,电力能源结构的转变日益显著。未来,焦煤将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深耕绿色能源领域,奋力开拓新能源改革发展的新天地。王丹凤